语言文字应用杂志社
分享到:
《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文字规范、推广普通话、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3-5397
  • 国内刊号:11-2888/H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576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49
  • 综合影响因子:0.68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言文字应用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北京高校语言文化建设研究

北京高校大学生语言文明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语言文明的四个方面(脏话使用、普通话的普及、母语与外语学习、口头语使用),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北京高校3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语言文明状况。结果表明,北京高校大学生在教学及生活中基本能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是他们的语言文明意识淡薄,大多数人有说脏话的经历,而且存在重英语轻汉语学习的现象。由此提出提高大学生语言文明意识、提高母语文化自觉性等建议,以求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
8-16

加强北京高校语言建设,引领首善之区文化发展——北京高校语言规范现状分析

摘要:加强北京高校语言文化建设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及促进首都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语言运用状况进行初步考察,旨在探究大学生规范用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17-23

北京高校学生新词新语使用现状调查及其语言学思考

摘要:基于北京高校在校学生关于新词新语的调查问卷,我们对新词新语在高校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及高校学生对新词新语的态度等做了调查统计,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语言实例,我们从语言学角度对当前新词新语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思考。
24-34
语言文字应用杂志语言产业研究

论语言产业的结构性、外部性与发展方式

摘要:语言产业是一个未完全从传统产业中独立出来的新兴产业,目前关于该产业的构成尚未形成清晰的界定,对语言产业的范围也难以给出明确的说明。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语言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一直处于更新拓展之中,其存在形态也不断地演变出新。与文化产业、教育产业及旅游产业等的加快融合之势也充分体现出语言产业的外部性。本文以语言要素为分析单位研究语言产业,明确语言产业存在的类型以及语言价值提升的方式与路径,得出语言产业构成的立体框架结构图,从而进一步提出语言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建议。
35-42
语言文字应用杂志语音研究

汉语英源外来词删音现象的音系研究

摘要:词汇的借用一方面要尽可能与源词相似,另一方面也要满足一系列制约条件使其像一个借入语词汇。因而,借用时借入者常常要权衡哪些信息一定要囊括在词汇项中,哪些信息则是可以抛掉的。本文考察汉语借词音系学中那些"可抛掉"的信息,即删音策略的使用。包括:什么时候删音,为什么要删音,删的是哪些音,所删的音是否有特定的优选层级,音系条件的不同是否会影响不同修补策略的使用,等等。删音同增音一样是汉语外来词借用过程中常用的修补策略,删音在汉语借词音系学的广泛使用,说明策略的使用根据语言的不同而不同,是一种个性特征。
52-60

“语言能力研究与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峰论坛”举行

摘要:由语用所和江苏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承办的"语言能力研究与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峰论坛"于6月28~30日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语言学专家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及国民语言能力建设研究进行了深入研讨。
60-60

“背包”音读与语言对策

摘要:词语"背包"口语中常用,也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多见。"背包"之"背"多音,结合语言本体研究,可确定"背"读作"bēi"。对"背包"音读的讨论,意在说明编纂与查检辞书、制定与执行语言文字规范、编写和教授语文教材这些常规语言对策所以有效的前提,仍是基础的语言本体研究。
61-68
语言文字应用杂志词汇和辞书研究

《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编撰的创新思路

摘要:本文阐述在汉语虚词词典编撰方法论上的新构想,提出三个基本原则:第一,为每个虚词建立"定位框架",从而达到定性定义;第二,探究义项之间的关联,包括纵向历史的演变以及横向义项的关联,以勾画出"词义地图";第三,从不同的义场聚合来彰显各个虚词的特色,进行"类聚扫描"。方法论上则强调:1.依赖大型语料库进行比较与验证;2.充分吸收近30年来有关虚词研究的最新成果;3.依赖对比以及可否组合的方法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计划编撰全新思路的《汉语虚词框架词典》。
69-78

“基于多元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摘要:2013年7月26~29日,由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基于多元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成功召开,这是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达160多名,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韩国、日本、越南、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等10个国家和地区。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一江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张博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78-78

从认知—心理视角研究新词语

摘要:新词语研究大致有三种视角,其中认知—心理视角尚处于方兴未艾阶段。从宏观方面来看,有多重因素影响人们理解新词语:言内外语境、频率、语义透明度、精制码程度以及特征激活方式等。绝大多数的新词语并不是随意造出来的,必然受到人类认知概念类别的影响,从微观个案来看,在新创名名复合词里,"自然物+人造物"模式占绝大多数,是优选模式,而"人造物+自然物"模式则极端不能产。从认知—心理视角考察新词语,有利于人们深化新词语研究。
79-87
语言文字应用杂志语言测试研究

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历程的分期

摘要:本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历程分期问题进行讨论。文章对学术界已有分期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分期的方法和依据,并提出"两阶段四时期"的分期方法。文章还对每个阶段和时期的界标、社会背景、学术背景、主要特征及代表性成果进行了讨论。
99-108
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短期来华美国留学生课外语言接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以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为主要方法,研究了短期来华留学的美国学生在课外语言接触时间与途径方面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他们的汉语学习动机、文化认同观念、语言交际观念及其与课外语言接触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兴趣动机、中国人认同、语言交际效果是影响美国学生课外语言接触的直接因素,它们反映了学习者对目的语和文化的社会心理距离。文章提出来华项目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分析意识及其跨文化适应能力。
109-116

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

摘要:"本土化语言教材"与"普适性语言教材"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本文探讨这两类教材的基本特征、优势、不足和特质,对两类汉语教材的相对性和互补性进行讨论,提出"本土化"教材的四个要素。文章指出,"普适性"和"本土化"都是相对的。真正"普适性"的汉语教材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但可以作为一个永恒的努力方向,而"本土化"汉语教材则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是提高各国汉语教材针对性的现实出路。努力编写优质"本土化"教材,应该是解决当前汉语国际传播教材问题的现实出路。
117-125

《现代汉语》出版50周年纪念会暨现代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摘要:8月3~4日,值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在商务印书馆出版5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商务印书馆在北京联合举办《现代汉语》出版50周年纪念会暨现代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47位现代汉语课程教师参加了会议。
125-125
语言文字应用杂志中文信息处理研究

基于概率配价模式理论的花园幽径句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地解释花园幽径句理解困难的原因,本文以概率配价模式理论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汉语花园幽径句的理解过程进行分析,阐释花园幽径句的理解机理。本文将汉语依存树库中提取出的数据与语言学中的统计规律相结合,证明了理解花园幽径句前面的歧义段,不同的歧义结果之间往往具有优先性,同时提出受概率的影响和当前概率优先原则的支配是导致花园幽径句理解困难的重要原因。
126-132

三个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

摘要: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山大学汉字偏误连续性中介语语料库和台湾师范大学汉语学习者汉字偏误数据资料库是目前公开且有代表性的三个中介语语料库,文章通过对比其建设及应用情况,对中介语语料库的语料属性、标注内容、检索工具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这三个中介语语料库各自的优点和问题,提出了今后建库的注意事项。
133-140

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历程研究

摘要: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产物,是目前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项口语测试,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测试事业。该测试发展17年来,已经成为国家普通话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不断加快,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始踏出国门,正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该测试在我国首开汉语标准语口语考试的先河,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综合性成果。政策性与权威性、科学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结合,是该测试不同于其他考试的显著特点,也是决定该测试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
141-141

中国播音主持评价标准体系发展研究

摘要:播音主持评价标准体系是衡量评估播音主持实践活动的准则系统,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从评价内容来看,包括政治素质评价、语言能力评价、知识素养评价等方面;从评价对象来看,包括入学评价、入职评价、工作评价、大赛评价等方面;从评价主体来看,包括专家评价、受众评价、收视率评价等方面。播音主持评价标准体系具有系统性、层级性、综合性、相关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142-142